信息茧房是一个现代名词,指人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由于一定的主动或被动的倾向性,从而被同类的信息所封闭,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然后再也接受不到其他方面的消息,久而久之,就在自己的小world里逐渐迷失。
信息茧房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shou先由于消息类型单一,人就容易失去判断力。任何情绪或事件,经过信息茧房都会被无限放大。这应该很好理解,就像把一张报纸近近地放在你的眼前,你就会觉得字特别大。
同样,由于同类的消息,接触得多了,人就会觉得原来world就是这样的,world观就会发生收缩和坍塌,这非常之危险。
然而world上的信息丰富多样,这些信息茧房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是主观原因。人是需要情绪价值的动物。也就是说,人们会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进行心理上的强化认同,而一旦外界有消息支持自己的想法或观点,那么人就会特别自我满足。反之,当外界传来不一样的声音时,就会感觉膈应,不满意,甚至生气。即使这些信息本来是负面的,但是因为符合自我的认知,所以情绪价值仍然得到了满足。如果自我没有情绪纠偏机制,久而久之,就会像上瘾一样,变得再也听不进不同意见。比如疑邻偷斧,就是典型的自我认知方向的强化,需要强力的证据或事件才有可能打断这一正向强化过程。
第二就是客观原因。消息的传递一方面是无序的,另一方面又是有序的。在以前,消息传递靠人,到现在,还是靠人,但是人可以借助各种花式信息工具,古今的区别就在于信息传播的效率。以前人传递信息的时候,会先了解人们的信息要求,比如需要打听远方亲人的消息,边境的战事,皇家的八卦野史,于是就有了送信、八百里加急、花边新闻。从信息产生到被接收,可能需要数月甚至以年为单位。所以信息茧房的影响还不算严重。
信息茧房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一是良好的认知能力,二是陷入回音室效应。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知到信息茧房由何而来,或者算法如何基于自身的各种行为形成“虚拟人设”为你定做线上画像;加上我们能够辨别哪些信息是优质的,哪些是不能为我所用,那就不存在“茧房”。
这给我们zui大的启示是,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未必都是正确的,只有深入并全面了解才会摆脱困境。
比如:很多人为摆脱算法的囚笼,在平台阅读内容时不点赞、不评论、不互动;这就能摆脱它吗?并不能。
算法反而会为你推荐一大堆乱八七糟的内容,让你眼花缭乱失去对关键信息的辨别的能力。
换句话说,“信息封闭环境”听起来是坏事,可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在没有互联网时,world上的信息同等无穷尽,新的信息也在产生,旧的信息也从未消失,堆积依然很多;即便人用上一生的精力学习也是有限,真正有所造诣的人都是在冰山上抓住某个角。
何况很多时候,各种娱乐类、偏社交短内容平台的push大概率是琐碎事,真正重要的信息你一定会接收到。
假如我们不知道“信息茧房”的概念,可能会形成持续受害而毫无觉察的状态,这就容易陷入回音室效应中,它有四个关键因素:
1)隔离,2)观点极致化,3)观点同质化,4)同样信息重复传播。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在固有群体或“小圈子”内,几乎与外界不怎么交流。
由于没有外部或不同信息进来,内部观点会在重复传播中不停地在人们心中巩固,促使人们看到与内部观点不同的观点时尽可能否定,从而达到“极端共鸣”。
举个例子:
很多人热爱进不同的付费社群来学习,圈子中往往会强调一种东西叫“价值认同”或“主题认同”,假设某个行为(主题)触发大部人群友的爱好或行为底线,那你可能就会被移出群聊。
当所有人的观点都趋同,那同样的信息传播,不同的人去表达,其质量本身并不会提高,对个人的成长也并没有太大帮助。
这四个关键表现,很好地解释了信息与受众的思维关键;具体而言,回音室效应不但可以让一个人思维禁锢,还极有可能直接废掉理性思考能力。
根据调查,很多受害者是这两类人:一是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二是分辨力、自控力不高的人。
前者光学习理论而不实践,很容易陷入封闭状态中,这种原地踏步造成与现实社会脱节,而其还沉浸在固有的圈子中“津津有味”,殊不知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后者是那些经常以“这样学习就是对”“哪个专家说”作为标榜或处事依据的人,他们不习惯以理性的事实为基础,更容易陷入感性。
正是陷入自己编织的信息茧房之中,才会不停阅读内容高度重复却几乎毫无营养的资讯,这造成自己的认识很难提升到新的层级。
在我看来,所谓的相对封闭环境,即可以是被动也可以成为主动。
被动是由于别人提供,而主动在于自己,如改变你获取信息的渠道、屏蔽无效信息、把它们变成高质量信息。
因此我们所避免的信息茧房可能是错的,“摆脱”不是目的,如何有效的利用它为自身做增值才是zui重要的;那如何做呢?有2个认知1个技巧是我在践行的。
三个锦囊
有句话叫做“人无法赚到自身认知之外的钱”,相对的是“人无法碰到自身认知水平之外的问题”,那么,现在碰到的问题就是自己现阶段的一个上限,具体改变上你可以进行参考:
1)微调认知基模
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会随着成长而变化。它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次化结构,类似于树状图;一般来说并不以某个具体事例为对象,而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般化和抽象化的性质。
比如可以将方法论提炼成为规律,将规律用在不同领域,它们彼此间都是有关联的,只是我们从未发现。
1973年,美国学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在《认知与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模理论》一文中,提出信息处理的过程模式的解释:
它认为“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事物或者信息时,我们头脑中的相关基模就被激活,参与到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当中”。
进一步说:当信息的各项特征与我们的认知基模相吻合时,人们习惯用原有的解释和态度对待它;当不吻合时,才会对新旧信息进行比较,补充新信息确保新解释和态度。
如果你认识到就会发现,新信息处理结果对认知基模会产生两种影响,其一对旧行为认知的强化,假如有矛盾即修正形成新基模;其二新信息的处理,会自己做出分析、推理和判断。
从发展来看,只有不断接触新信息,认知基模才会发展出分支或做结构调整,这也符合神经心理学中“神经元集群(neural ensemble)的解释”。
2)改善偏食情况
很多人喜欢给自己贴标签,当然他们都有一套逻辑自洽的理论,我不反对也不赞成;我的心得是“年轻人不要随意贴标签”,为什么呢?
标签会植入到心智中,无形中影响你往哪个圈子发展、学习什么类型的内容等;这很容易造成“信息偏食”,它会局限自我定位。
有人说聚焦不好吗?正确的聚焦在我看来先有中长期目标,如结合3年~5年规划再看当下。
一方面,人与标签授权不同在于前者是动态发展的,后者是静态呈现;今年认为对的,明年可能就会失效。
标签是手段,假设自身认为某个标签在短时间能够让自己有个质的提高,或通过此力量能带来外界优势,反而是不错的选择。
另一方面,即使通过标签或圈子渗透到某个领域中,自身也需要对领域的知识有全面的认知,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受社交媒体下“群体性孤独”的影响几率会不断减少。
那么,对于多元化信息的获取和构建“多元化”的圈子,都是摆脱信息茧房必要的手段。
3)多看多听多动手
这句话的意思是“尽可能删掉自己的历史浏览痕迹”,遇到喜欢的内容把它立马记录下来或转存在收藏中;这可确保自己看到的内容不是被推荐,而是相对随机的。
此方法的好处是可以立竿见影地起效,坏处是你始终还很难完全避免“被种草”,那怎么办呢?
多动手去各种平台获取信息,并非“多动手点赞”;这样可以避免单个平台的误导;就我个人而言,因为我有阅读习惯,所以经常通过RSS(信息聚合)阅读当天所有新闻。
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当自身做到多渠道、全方位地获取随机性的信息时,信息茧房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自然就会不攻自破。
总而言之,信息茧房仍然是可破解和避免的,主要是积极主动行动起来,放弃固有习惯,这可能会让自身逃离舒适区,变得不那么愉快;我想,比起收益这点付出还算值得。
总结一下:
zui厉害的并不是所谓平台方“算力”或“数据”有多牛,而是人;不信你想想,平台的技术会磨灭我们看world的好奇心吗?
并不会,平台多元的分发口径,没有成为“茧”,反而织了一张“网”;而让自身看到的信息成为茧房,或许这件事只有自己能办到,不是吗?
©
金山科研平台 thermo nunc brand millipore eppendorf pall sigma-abcam corning axygen gibco hyclone lonza takara一级代理是专业的授权总代理区域代理经销平台。
© 如需询价,请加客服QQ:1749072012 、客服微信:jinshanbio,或发送邮件到1749072012@qq.com
© 平台为生命科学研究相关领域提供一站式耗材试剂仪器解决方案和采购服务,数据资源基于CC协议。
© 本文地址:
https://jinshanbio.cn/thread-182.htm